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 | 正文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聚焦热点问题 ,提升课堂品味 ,回应学生关切
日期:2020-08-31 作者:彭伟 访问次数: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是依托我校国际政治学科背景的专任教师,委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学保教授牵头开设、学校2019年“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打造的校本课程之一,纳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经过课程组前期认真筹备和准备,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正式开课,目前进行了第一轮的试运行。总的来看,学生到课率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良好,课程组正总结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推进教学改革,力争将该课程打造成为受学生真心喜欢、使学生终身受益、具有品牌效应的校本课程。

一、优置教学内容,关注热点议题,提升课堂品味,启迪学生思维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通过系统讲述和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治党治军、外交国防、非传统安全、世界秩序、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领域的中国智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新时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在内政外交、军事国防、开放发展等治国理政的独特经验;全方位展示中国在国际关系、大国外交、全球治理、世界秩序、国际热点问题上的中国方案。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比较分析,特别是通过“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横向对比,分析“中国之制”的成功之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基础上,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课程组精选主题,优选教授内容,通过开设《“认知”与“百年未有之变局” ——新时代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变化的认知因素》、《中美贸易战的实质与前景——兼论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的新变化》、《世界潮流、中国选择与中国梦》、《“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由来及前景——兼论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合作战略构想》、《国际恐怖主义与中国的反恐策略——兼论新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历程》、《习近平外交思想透析》、《世界秩序的崩塌与重构——中国关于未来世界秩序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等议题,将学术研究与教授内容相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提升课程的品味,回应学生关切,启迪学生思维,拓宽知识视野,旨在使学生对新时代风云激荡和百年变局中的国际局势有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从世界的视角看中国和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的全球视野、国际意识和世界眼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打造“讲座式”课堂,增强课堂魅力;重视教法改革,关注教学效果

知识性、趣味性是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的重要因素。学术性则是增强课堂吸引力的魅力所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依托武汉高校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研究队伍的强大实力,组建了由本校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校内外专家、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组成的课程组,针对不同教授的研究方向选择主题,以命题作文的方式,同台竞技,力争将每一讲内容打造成相关专题的学术盛宴,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启迪,思想得到升华,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通过专题教学的模式,采取专家讲座的模式授课,用名师讲坛的方式,设置专题讨论等环节进行。简言之,每次讲座分两个部分进行,前半部分由主讲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后本部分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提问,就讲座内容进行课上交流。

课程期间,还组织学生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议题、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问卷调查,收集学生意见,力争将教师的讲授内容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回应学生关注的话题;将国际政治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国对外战略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等抽象知识、宏大命题,与启迪学生爱党爱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教学目的相结合;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高端的话题趣味化,使学生在快乐的聆听中受教益,增强教学效果。

三、交流授课经验,反思讲授问题,调整授课主题,明确改进方向

《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经过一轮的授课实践及与学生的访谈,课程组发现还存在如下难点:一是学生对讲授主题知识积累不足,难以及时消化。作为全校通识课,选课学生来自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涵盖理工、文法、管理等不同大类,尽管学生对相关主题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不熟悉,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史不清楚,背景资料不了解,要想在有限的课题容量中讲清、讲透一个主题,学生能及时消化所讲授的知识,难度较大,需要讲授教授精心准备。二是讲授主题内容过于丰富和抽象,学生难以具化。专家教授授课,大多又是其研究的内容,授课过程中往往容易注重教授主题的思维和逻辑,重视论证和推理,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因此,需要采取灵活的受课手段。三是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部分学生不太重视。《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是一门通识选修课,与自身专业结合不太紧密,学生只是凭兴趣选修,重视程度不够,除靠课上教师讲授内容和自身魅力的吸引力外,需要加大课程考试改革和规范性建设。

针对上述问题,课程组在反复交流授课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将授课主题涉及的相关背景资料提前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预习;同时,注重讲授主题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掌握学生的起点和接受能力,精心准备教案,调整授课内容,使学生跟上讲授的节奏。二是采取灵活、直观的教学方式,包括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资料,改变过于依赖教授知识传授的传统路径,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视觉效果和课程的吸引力。三是规范考试改革,健全课程规范性建设。通过专家教授知识的魅力和吸引力的“拉”的作用,辅之以规范考试改革和严格课堂管理的“推”的作用,相互促进,以实现将该课程打造成为受学生真心喜欢、使学生终身受益、具有品牌效应的校本课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