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思政 | 正文
《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课程通过讲好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日期:2020-08-31 作者:彭伟 访问次数: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

 

 

一、课程建设概况

中南民族大学《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课程是由民族学专业全体教师集体打造的“互联网+民族文化”专业课程,是结合专业性、思政性及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文化课程。课程建设起于2014年春学校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旨在推动学生主动深入学习,扩大民族文化知识传播,探索民族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在学校政策支持下,经过三次拍摄、修改和重录,形成了98个教学视频、若干教学PPT、参考书及试题库等课程资源。课程自2015年秋季起,在智慧树教育平台运行11个学期,总计有来源于310所高校的7万多学生选修本课,教学互动达到16万多次。2017年,课程获得湖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精品视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2019年,课程又获得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课程目标增加思政内容。原有课程教学目标三点:通过学习,领略我国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了解文化内容,学会鉴赏文化;学会透过文化现象,挖掘文化根源,分析文化影响,形成文化整体观;掌握文化功能及原理,综合多种文化演进规律,进行文化创新。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增加课程思政培养目标:认清我国多民族历史上的一体多元关系,理解多民族文化交融现状,共筑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创辉煌未来的思想基础。

2.课程设计的思政内涵挖掘。在遵循课程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原有课程设计重在宣传各个民族及特色民族文化,分析原因,归纳功能并概括作用原理。课程思政改革中,在课程内容更新的设计及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强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涵的挖掘和凝练。

3.课程思政教学的特色。第一,通过培训,提高课程教师思想水平。任课教师每年都参加国内外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在业务熟练基础上,明确思政课程目标,建立起思政内容的敏锐感觉,快速应用在课程教学中。近年来,课程主讲教师孟凡云、王萌、王艳萍和方清云等参加中央党校、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高教协会及校内的各种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思政课程的教学能力。第二,与思政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结合,实行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课程任课教师大部分也是本校思政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个特色使得教师们自然而然地将两门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文化课堂上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时顺理成章,更加得心应手。第三,以提高作业要求、实践课程安排和各类项目为手段,推动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狠抓学生培养,提高学生将思政内容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及效果。民族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课堂探索延伸各级各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通过提高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实践和指导实践等,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田野,了解社会,加深对国家现状的认识。第四,在学习中设置讨论模块,讨论主题设计贴近社会现实和民族地区生活,在特殊时期的主题设置突出社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以此突显课程思政特色;课程结束前,进行文化调查问卷,督促学生反思,凝练思想认识。

三、课程思政成效

从课程作业、课程讨论、各类项目及调查问卷等系列教学活动内容可以发现:修读本课程后,学生们关注疫情,感恩社会,主动深入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情感明显增强,产生了强烈文化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量;掌握了正确传承文化的原则,提高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中华民族认同感,更加彰显民族精神。调查问卷显示,对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88%以上的同学都认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凝聚一个整体的关系;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90%以上的同学认为是爱国主义。

四、课程思政建设经验

第一,充分利用学校育人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为课程思政教学创造有利条件。第二,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是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经过专门培训,更容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第三,强化师生互动频度,提高互动质量,增加学生实践教学机会,对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有重要影响。第四,充分应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加强教师价值引导,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