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改动态 | 正文
【课堂改革】中南民族大学多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日期:2020-11-12 作者:彭伟 访问次数: 来源:人民网

 

 

近日,中南民族大学实施系列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构筑全员育人大格局。

一是全面加强课程思政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学校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关键课程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

二是全方位推动课程思政与全员育人协同并进。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门门有思政 教师人人讲育人”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实施“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备课、课程观摩和专题研讨交流,全面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推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于慕课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思政课堂,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2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每学期讲授思政课不少于1次,校领导2019-2020学年度累计讲授思政课50余次;邀请社科理论界专家、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行业领域先进模范代表、学院党政负责人、专业课骨干教师、学生辅导员队伍等走进课堂,将抗疫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中。

三是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课程思政金课。学校注重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推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创新开设《“多彩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文博学等多学科资源,推动理论深度与实践向度、政策高度与民生温度、教师与学生多元互动、教学与评价共时四度融合。坚持理论研究先行,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理论与实践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在《红旗文稿》、《光明日报》、《思想教育研究》、《中国民族报》发表,有力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开展。开发《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大美中国》、《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生命环境与健康》、《艺术思政》等系列特色品牌课程,聚焦青年思想关切,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寓教于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熏陶濡染,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青年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